兒童成長問題天天都多,家長警惕防患未然

小朋友能夠健康成長,是每一位家長最大的期望。在發育的關鍵階段,身體的變化、社會的壓力、心理的影響等,如稍有差池,都足以影響小朋友一生。相信家長們都會遇過不少棘手問題,兒童發育時的變化、肥胖、沉迷打機及情緒波動問題是本港四大最常見的兒童問題,而今次小編邀請到兒科專科醫生梁寶兒醫生,為家長們的擔憂提供專業意見及建議。

病態性過早發育因腫瘤致成?

當小朋友踏入青春期,性荷爾蒙分泌增加,身體開始迅速地發育成長,從而產生一連串變化,包括身型和發育時間。梁醫生解釋:「身型的變化是最明顯的,肉眼可以見得到,但對於發育的時間,家長要密切留意,尤其是現代小朋友的營養較充足,過早發育亦是比較常見。男孩子9歲、女孩子8歲以後發育屬正常,如果在這個歲數之前發育,醫學上稱為過早發育。」

另一方面,身型比較肥胖的女孩子通常會比較早長高,這些情況不一定是病態性過早發育。但如果發生在男孩子身上,或者年齡只有2、3歲,這些情況多屬病態性原因。對於過早發育的治療,梁醫生表示:「病態性導致的過早發育,其中一個原因是患有腦下垂體腫瘤,治療腫瘤時會一併處理過早發育的情況;如果是良性的過早發育,譬如女孩子7歲半的時候乳房開始發育又找不到任何病態徵狀,可以注射荷爾蒙激素暫緩發育的進展。同時,家長亦要從旁協助,給予心靈的支援,讓他們認識自己的身體,盡快適應身體發育的過程。」

兒童肥胖不容忽視 更需照顧心理問題

兒童肥胖症是21世紀最嚴峻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。在香港,每5名兒童中就有1位屬於過重或肥胖,這個肥胖比率在亞洲地區偏高。除了飲食習慣的變化之外,基因也有很大的影響,這些都會直接或間接令小朋友過胖。梁醫生認為:「兒科醫生盡量不會用藥物治療兒童肥胖,必須要由飲食和運動入手,家長可帶小朋友屈諮訊營養師或醫生做評估,找出合適的方法。」

大部分肥胖的年輕人或小朋友長大後都繼續有肥胖問題,亦較容易出現併發症,譬如糖尿病、高血壓、睡眠窒息症等,加上肥胖身型影響日常和社交活動,自信心的發展、焦慮、抑鬱都是兒科醫生遇到的問題。「對於肥胖問題,我們都會小心處理,如果處理不好,小朋友會產生自卑感,討厭自己身體,日後甚至會誘發厭食症。」

過度沉迷遊戲機 成年後或成病態賭徒

電子科技產品日新月異,相信不少年輕人或小朋友每日都長時間「機」不離手,甚至無法自控地沉迷於手機或電子遊戲,產生生理或心理問題。世界衛生組織將病態性手機或電子遊戲沉迷,列入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,歸類為「成癮疾病」的一種。梁醫生分析:「現時有好多遊戲都需要配置功能卡,而在100張卡裡,可能只有1、2張是有特別厲害的武器,導致小朋友為了這些武器去買功能卡,這種中獎心態跟賭博心態相似,亦有研究顯示這些小朋友成年後變成病態賭徒的機會也很大。」小朋友沉迷於手機或電子遊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家長應盡快聯絡專業人士,盡早幫助小朋友脫離沉迷狀態。

青春期壓力大 家長需注意溝通方法

正值發育期的青少年,除了要面對身體的轉變之外,亦要面對來自生活中無形的壓力,例如學業、家庭、朋友之間的壓力。如果心理承受能力不強,嚴重的還會引起抑鬱症或者焦慮症。通常診斷抑鬱症或焦慮症,醫生都會根據美國的《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》(DSM5)標準,但這些標準的運用可能對於家長來說比較複雜,梁醫生提醒家長:「如果發現孩子的身體日漸消瘦、胃口欠佳、睡眠不好、夜晚頻頻去廁所,甚至不想上學等,可能他的情緒已經去到病態的地步;至於焦慮症,一般會影響他們的日常功能性,譬如多人的地方不想去,拒絕出席家庭聚會等。」

作為孩子最親近的家長,該如何減輕孩子的壓力?梁醫生建議:「家長應多聆聽孩子的想法,盡可能不要說教。一個對話裡面應該超過一半的時間是聆聽,而不是說話。」面對壓力過大前來就診的青少年,梁醫生通常會分享自己克服困難的經歷,令他們更加容易敞開心扉,盡情傾訴、釋放壓力。

根據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2019年第四份報告顯示,「自殺」是15-17歲青少年喪失生命第二常見的原因,而部分個案家長留意不到孩子有抑鬱的症狀。梁醫生叮囑:「青少年有問題未必會跟大人說,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抑鬱或焦慮的徵狀,千萬不要拖延或忽視,應盡早找醫生或專業人士檢查和評估,避免死亡或自殺個案的發生。」

別強迫孩子入國際學校 勉強無幸福

對於孩子的教育,歷來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。尤其在選校方面,令不少家長非常糾結。梁醫生分享自己的經歷:「因材施教最重要,傳統學校和國際學校都互有長短。對於活躍好動的小朋友,選擇自由度比較高的國際學校,可能會令他們的潛能發揮得更好;但如果孩子較頑皮,傳統學校老師對他們督促多一些,要求多一些、嚴格多一些,可能會對小朋友將來的發展會有更好的幫助。我的女兒小時候轉了去國際學校,也需要一段時間適應,流過不少淚水才可以勉強適應過來。所以無論傳統學校和國際學校,父母都應該悉心栽培,多支持鼓勵,讓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。」

另一方面,作為父親的梁醫生,他說:「我是在本地學校讀書畢業的,我的英語和留學回來的人可能有些差異。雖然囡囡是讀國際學校,但是我和囡囡溝通是絕對不說英文,並約定說錯了會被罰錢。這樣一來,她用廣東話令我們溝通得更加好,也不會被我的Hong Kong English影響到。」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同的特質,有時候我們不必追隨大部分家長的做法,而是更多關注小朋友的意願,時刻謹記「勉強無幸福」。

兒科醫生 彰顯使命感

眾所周知,香港的醫護人員極為欠缺,兒科醫生更甚,遠低於國際水平。梁醫生坦言:「與其他專科不同,醫院內的兒科部門在夜晚一定要有兒科專科醫生留守,以應付危急的情況,照顧一些病危的小朋友。就我自己的情況而言,駐院超過十年,一個星期有1至2天要整天包括晚上也留在醫院,對我個人和家庭都是一個很大的負擔。尤其是女醫生,如果自己有小朋友,接受培訓安排或留在醫院更加困難。另外,兒科病多是一些先天性的疾病,就算科學家對疾病的認識都不是百分百,所以照顧上會有難度。除了面對病人之外,還要面對家長及其他家人,溝通技巧要求很高。」

梁醫生憶述,自己選擇成為兒科醫生是因為電視上目睹1996年的八仙嶺山火。當時他看著領隊的老師不顧生命去拯救小朋友,又看見這些小朋友因山火而受傷,十分痛苦,心裡就希望未來的工作除了可以糊口,也可以為有需要的小朋友出一分力,於是就立志成為一位兒科醫生。「我們面對的小朋友是將來社會棟樑,所以兒科醫生對他們的影響,甚至對一個家庭的影響都好大,很值得我花一生的時間去做,這份使命感亦令我感到很滿足。」梁醫生也鼓勵更多年輕醫生可以選擇兒科,一起為有需要的兒童提供協助和治療。

P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