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朋友營養吸收要均衡,體重上升過快增心臟病風險

大部分人眼中,小朋友要長得肥肥白白才算是好,代表營養充足。當小孩身形偏瘦,長輩便總是不斷催促他們多吃。肥瘦議題在現今社會的爭議性從未消減,甚至足以影響孩子心理成長和日後健康。以下由兒科專科醫生梁寶兒分別講解青少年的過重和厭食問題,助家長和社會大眾釐清飲食失調的謬誤。

「其實肥胖是世界排行第5的死亡原因。有研究顯示,糖尿病有44%與肥胖有關,心臟科的疾病如動脈閉塞等,亦有百分之二十幾和肥胖有關。但吊詭的是,同時亦有很多人在捱餓,甚至餓死。」事實是過肥抑或過瘦,同樣有問題。梁醫生強調:「所以並不是要鼓吹全部人都要一起減肥,因為不是人人都需要。例如有些患有厭食症的人,他們本身並不肥,但當整個社會不斷宣傳大家要避開高鹽、高油、高脂肪的食物,便容易讓人感到困擾,變相令某些不需要減肥的人限制了自己的飲食。」

最早5歲有過重迹象

單一化的飲食建議不能硬套在所有人身上,但從小預防過重,卻是維持健康體重最可行的方法。梁醫生指,有研究顯示,小朋友最早在5歲便會出現過重迹象。「全世界的兒童醫院都積極推動,教導家長注意不要讓小朋友過分吸收營養。因為減肥真的不容易,所以從小注意是應該的。不少專科學會亦會提出實際建議,如注意不要讓小朋友吸收過多的蛋白質、不要選用太高蛋白成分的奶粉、盡量以母乳餵哺等。」

對於肥瘦標準,一般人會以BMI(身高體重指數)作參考。梁醫生認為指BMI以外,亦可以參考「Weight for Height」,同樣是以身高、體重比例來作衡量指標。「其實最重要是家長應多加留意小朋友的體重上升趨勢。因為不少研究指出,若太早出現體重上升過快,對日後的心臟健康會有影響。」他補充,成年人一般會以是否有「三高」來判斷患心臟病的風險,小朋友的話,就是以有沒出現體重上升太快來判斷。

厭食症或源自肥胖問題

厭食症表面看來是過重的另一極端,但原來兩者卻是息息相關。「其實有四分一,甚至三分一患厭食症的人,曾經有肥胖問題。」梁醫生指,曾有部分厭食症病人因小時候肥胖,被家人、長輩以「肥仔」、「肥妹」標籤,因而自我形象低落,甚至否定自己。「他們對肥開始有不正常的恐懼,並開始以極端的方法去減肥。而且當他們瘦下來時,身邊的人會報以稱讚,就會令情況不斷惡化,不能停止。」

社會對美醜的定義離不開體形肥瘦,加上大眾對肥胖向來有不少負面標籤。「例如肥人就一定大汗、一定不衞生、不整潔,甚至會認為身材肥胖就是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等。」這些長久以來的偏見,都是人們,尤其青少年患上厭食症的壓力因素之一。醫生說此情況必須正視,既因厭食症治療難度高,更因其為精神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病類。

預防當然勝過治療,病亦應向淺中醫。醫生建議家長平日多留意子女,如他們在吃飯時的情緒特別強烈,會發很大脾氣。「很多時父母或旁人不理解,會勸說:『好簡單呀,你食一啖啦!』但其實對他們來說食物已經不只是食物,是令他們產生恐懼的東西,就像火。」

曾有家長反映孩子明明很喜歡下廚,沒發現他們竟患上厭食症。「喜歡下廚不代表沒有事,其實不少病人都很喜歡下廚,但他們煮完後自己不會吃,而是讓家人、朋友吃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