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少年情緒困擾增,及早治療走出困局

青少年在成長階段,若情緒處理不當,後果可大可小。有兒科專科醫生表示,近年因情緒困擾而求診的青少年不斷增加,或與成長及社會環境改變有關,建議父母多加觀察子女行為,一旦出現異常,便應及早求醫,由醫生、社工及家長三方配合,避免病情一發不可收拾。

正值發育期的青少年,身體漸漸出現變化,性徵初現,有可能彷彿變了另一個人。兒科專科醫生梁寶兒舉例說:「成年人轉工也要適應新環境,感到不安;青少年也一樣,由小朋友逐漸變成大人,開始有話語權,這種改變或難以接受,形成一種壓力。」

成長環境轉變構成壓力

突如其來的改變,在每一環節都會形成壓力。梁醫生指出,青少年情緒受困,不能單一歸咎於某種因素,例如家庭、朋輩關係、成長環境、學業,或者社會環境變遷,這些都會影響他們的情緒及反應,最重要是家長察覺子女的變化,從而對症下藥。

然而,很多時候家長未必能妥善應對。梁醫生說:「關心從來不靠把口,需要用行動表達,要用眼要用耳,用心觀察他們的言行,如果有太大轉變,例如經常躲在房間,突然變得沉默寡言,便要多加留意,及早求醫。」

假如發現子女情緒受困,說服他們接受治療也非易事。梁醫生認為,家長不能強迫子女求診,必須盡量令他們明白自身變化。他舉例說,子女的身體變化、顯得消瘦,或是胃口欠佳等,這些都有助父母說服他們求診,「最重要有客觀證據,千萬不要硬碰,子女才會願意相信。」

說服子女求診 不能硬碰

信任、尊重是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梁醫生指出,青少年精神健康治療,需要家長、兒科專科醫生、精神科醫生、心理醫生及社工等共同努力,「兒科專科醫生是一個起點,針對不同個案而制定最適切治療,彼此關係深厚、互信,大前提是以青年人為中心,不做雙方的傳聲筒。」

及早介入、及早治療是治療青少年情緒病關鍵。梁醫生指出,曾有一名專注力不足的13歲女童,家長擔心她被標籤「精神病」,結果3年間沒有服藥,導致成績下滑,直至由兒科醫生介入,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,女童情況才有好轉。

多方配合提供適切治療

「很多家長會擔心子女服用精神科藥物,會有容易疲倦或集中力不足等副作用,不過近年推出的新一代精神科藥物,副作用相對較少,愈早接受治療,對小朋友的影響就愈細。」梁醫生最後提醒,所有預防及治療方法都有不同的成效、副作用及風險。如有懷疑,請向主診醫護人員查詢。

PDF